二战中,日军的六轮装甲车主要有91式、92式和93式,它们都可以通过更换车轮在公路或铁路上行驶。日军的六轮装甲车所配备的主要武器是机枪,只有93式安装了一门37毫米反坦克炮,可算是日军在二战中有最强战力的装甲车。这些装甲车除了执行巡逻任务和掩护步兵作战外,在铁路上也可以拖带少量车厢,执行运兵任务。
日军的91式在1930年生产了约1000辆。92式六轮装甲车在1931年生产了200辆,而在进攻上海战役中,日本海军陆战队所使用的93式(实为92式)只有6辆。
日军的这些装甲车防护装甲均十分薄弱,仅能抵挡步枪子弹的攻击,因此其大部分都只能在缺乏重武器的中国战场和早期的东南亚战场上使用,相比其它参战国在二战时使用的装甲车,日军的装甲车整体性能是相对落后的。
基本技术数据:
车辆全重:5.6吨;
装甲厚度:6mm;
发动机功率:75马力(汽油发动机);
车速:60公里/小时;
武器配备:6.5mm 11式轻机枪(3挺)分别在车体正面,炮塔正面和侧面;
车组乘员:4人;
装备数量:100辆。
服役时间:1931年~1945年。
基本技术数据:
车长:5.0米;
车宽:1.83米;
车高:2.64米;
车重:6.4吨;
发动机功率:135马力;
车速:60公里/小时;
武器配备:1挺7.7mm维克斯水冷式重机枪和4挺11式轻机枪;
装甲厚度:8~11mm;
车组乘员:4~5人。
基本技术数据:
装甲厚度:8~11mm;
车速:60公里/小时;
武器配备:1门37mm反坦克炮(可在500米距离击穿35~40mm厚装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