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中型迫击炮
轻/中型迫击炮

日俄战争后,日本深深感到具有操作简单、运动灵便、射击准确等优点的迫击炮对依赖步兵作战的日军重要性,随后开始研制了多种口径的迫击炮。在二战前后生产了70毫米、80毫米、90毫米、120毫米以及150毫米等多种口径轻/中型迫击炮,用于装备日军(二战时期,日军将90毫米以下口径的轻型迫击炮称为曲射步兵炮,而90毫米以上口径的中型迫击炮才称为迫击炮)。一般情况下,日军将轻型迫击炮配备给步兵,中型迫击炮则配备给炮兵。但由于日本的资源缺乏,生产能力无法跟上战争需求,因此除了重型火炮的生产数量不足外,迫击炮的生产数量也同样受到限制,难以满足前线日军的作战需求,所以,这些轻/中型迫击炮一般只配备给日军的甲级师团,由此导致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东南亚战场以及太平洋战场上,都难以见到日军大规模使用迫击炮进行作战。

92式70毫米步兵炮
92式70毫米步兵炮

92式70毫米步兵炮(山炮)是日军在中国抗日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上广泛使用的小口径火炮,该炮体积小、重量轻、容易隐藏、可快速转移,既可布置在反斜面进行曲射作为火力支援和杀伤人员用,也可在城市巷战中对火力点进行直射。二战时期,在日军每个大队都有一个由55人组成的92式70毫米步兵炮小队,队中配备2~4门92式70毫米步兵炮和一个弹药班,是日军前线步兵的重要火力支援武器。

75毫米火炮
75毫米火炮

二战前后的日军炮兵部队装备有多种75毫米火炮,这些火炮基于重量、射程与运输方式的不同,日军分别称之为山炮或野炮,实质它们都属于榴弹炮。这些75毫米火炮因为轻便,携带方便,且具有一定射程和火力,在中国抗日战场、东南亚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上都可见到其身影,是日军重要的战场火力支援武器。

105毫米火炮
105毫米火炮

二战期间,日军装备有多种型号的105毫米火炮,类型包括榴弹炮和加农炮。其中,除了99式105毫米榴弹炮因重量较轻和射程较短而被日军称之为山炮外,其它各型号日军均称为野炮或野战加农炮。在众多105毫米火炮中,除明治38式105毫米野炮(榴弹炮)在二战爆发时性能已严重落后外,其它型号在战场上的表现均都不错,很受日军步兵部队欢迎,成为战场上日军进行火力压制的重要武器。

150毫米火炮
150毫米火炮

二战前后,日军装备的150毫米火炮包括榴弹炮和加农炮两种类型,它们都属于日军的重型火炮,大多参加了中国抗日战场、太平洋战场以及东南亚战场的战斗,但由于日本战争资源缺乏,这些制造成本较高的火炮产量都很少。因此日军装备的数量并不多,作为远程压制火力,虽然在战场上发挥了一些作用,但其威力远远不如苏、美、德等国的同类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