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式小型坦克
94式小型坦克

94式是日军的一种小型坦克(日本将车重5t以下的坦克称小型坦克),它于1933年左右问世,1936年正式装备日军,主是提供给日军作侦察、装甲运输、步兵支援与机动奔袭用。94式坦克是日本基于维克斯公司20世纪20年代的坦克所设计,属最早期坦克,因此整体性能较差,除了装甲、火力薄弱外,在运行设计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炮塔需要人手转动,乘员观察视野不广,因炮塔空间小,在机枪向前瞄准时,驾驶员就无法推开出口舱盖等;由于此坦克既小又弱,故被称之为“豆坦克”。94式坦克造价低,到1937年止,一共生产了800多辆;该型坦克在二战前本该要被淘汰,但因为日军的坦克严重缺乏,因此一直到二战爆发后仍有日军部队在使用。

95式轻型坦克
95式轻型坦克

95式是日本在1934年由三菱重工研制的一种轻型坦克(日本将5-10t坦克分类为轻型坦克),也是日军轻小型坦克中性能较好的一种,它主要是作支援步兵进攻用,是日军在战场使用最多的一种重要坦克。95轻型坦克装甲仍然薄弱,但由于装上了一门火炮,并有二挺机枪作辅助,火力加强了不少。由于中国与镇守东南亚的英军缺乏反坦克火力,使该型坦克跟随日军在侵华战场和东南亚战场上耀武扬威,但在远东战场和后来的太平洋战场,由于95式轻型坦克的装甲与火力薄弱,面对苏军和美军的坦克和反坦克火炮,却成了一滩烂泥,毫无抵挡之力。从1935年到1942年,日本共生产了1200多辆95式轻型坦克。该型坦克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

89式中型坦克
89式中型坦克

日军89式中型坦克(日本将10-20t的坦克归类为中型坦克)是根据英国维克斯公司的“维克斯 MK C”型坦克原型进行研制的,早期生产的是89-A(89-KO)型,后期生产的是89-B(89-OTSU)型,前者安装的是汽油发动机,后者安装的是柴油发动机,其它都没有区别。1936年前后正式装备日军,在侵华战争中一直随日军战斗。1939年,89式中型坦克在远东战场上被苏军大败后,日军认识到89式装甲和火力已难适应实战要求,就逐步转向生产新研发的97式中型坦克,但仍存的89式中型坦克一直服役到太平洋战争结束。

97式中型坦克
97式中型坦克

日军97式中型坦克于1937年完成研制,1938年正式装备日军装甲部队,它是日本在二战期间生产最成功的坦克。然而,虽然它吸取了欧洲坦克的不少优点,装甲也得到了加强,但日军97式中型坦克车重不足20t,只相当于他国的轻型坦克,其整车性能仍难以与盟军的中型坦克对抗。1940年开始,97式中型坦克根据实战的需求不断进行改进,先后生产了97改、1式-5式等多个改型。97式中型坦克自装备日军后,先后投入了远东战场、中国战场、东南亚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斗,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二战期间,97式中型坦克一共生产了1000多辆,但因为数量太少,一直都无法满足日军在战场上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