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A1式37毫米炮和M1式57毫米炮是美军在二战时装备的两种小口径反坦克炮。
其中37毫米反坦克炮是美国在二战初期参考德国Pak35/36型37毫米反坦克炮所设计,开始定型为M3式,不久为该炮加上炮口制退器后改称为M3A1式(后发现制退器对这款小口径火炮作用不大又取消了)。1941年,这种37毫米反坦克炮产量开始增加,并配备给美军步兵使用,用来替代步兵用的12.7mm机枪,当时,每个美军步兵营都会配备一个装备3门小口径反坦克炮的反坦克排。每一个步兵团还会配属一个装备9门炮的反坦克连。37毫米反坦克炮第一次参战是在1941年12月的菲律宾战役。尽管随后这种37毫米炮已难以对付欧洲战场上不断增强的装甲战车,但在太平洋战场对日军的坦克仍然具有杀伤威力,因此该炮生产一直保持至二战结束,到1945年共生产了不少于18700门。
而M1式57毫米反坦克炮的原型是英军装备的6磅反坦克炮,这种炮装备美军时已是二战中后期,因此作为专用反坦克武器已经落后,但在欧洲作场上,57毫米反坦克炮的射击准确性在对付德军的坚固工事和机枪阵地时,却有极好的打击效果。而在城市巷战中,该炮也能用穿甲弹击穿敌方坦克装甲的薄弱部分造成坦克的损毁或坦克手的伤亡。但57毫米反坦克炮由于重量过大,在战场上转移阵地时会有一定困难,在诺曼底战场与阿登反击战时虽有一定战绩,但战力却难以与自行火炮相抗衡。

基本技术数据:
火炮口径:37毫米;
火炮长度:1.979米;
火炮重量:410.4公斤(行军状态);
方向射界:60度;
高低射角:-10度~15度;
炮口初速:885米/每秒;
有效射程:457米;
炮弹重量:0.86公斤;
破甲厚度:25毫米(1000米距离内)。

基本技术数据:
火炮口径:57毫米;
炮管长度:2.54米;
火炮重量:1140公斤;
方向射界:90度;
高低射角:-5度~15度;
炮口初速:1219米/每秒;
有效射程:1510米;
破甲厚度:142毫米(1000米距离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