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美国在M3中型坦克的基础上开始研制M4中型坦克,它沿用了M3中型坦克的底盘、悬挂装置、传动装置和发动机等部件,对M3火力不足、装甲薄弱和炮塔转速太慢等缺陷作了提升和改进,于1941年9月定型并量产。此后,一共有十多家制造厂生产M4各型坦克,二战期间共生产了49234辆,并装备给各国盟军,由此M4中型坦克身影遍布二战各个战场。M4中型坦克一共有M4、M4A1、M4A2、M4A3、M4A4、M4A6等多种型号(M4A5为加拿大生产的“公羊”Ram Ⅱ型坦克),英军将M4中型坦克以“谢尔曼”命名(“谢尔曼”是美国南北战争中的一位北军将领名字),并以坦克火炮的类型给M4分为:“谢尔曼”-75mm口径炮,“谢尔曼”A-76mm口径炮,“谢尔曼”B-105mm口径炮,“谢尔曼”C-可发射17磅重弹药的炮。
注:(关于M4各型坦克的生产数量 ,由于统计的截止时间不一,各资料所述的生产数量会有不同,故以下凡涉及产量的数字只供参考。)
该型坦克是焊接车体,坦克新装了二战时唯一的火炮垂直稳定器,能够在行进中瞄准射击;坦克的炮塔转速也提高至10秒转一周,也是二战中坦克中最快的;此外它还具有较好的机动性能,所装备的500匹马力汽油发动机也是二战坦克中最优秀的;M4坦克车体正面装甲厚度只有50mm,但其70度倾斜角的结构使它的抗弹能力得到提高(相当于70mm厚装甲);早期的M4装备的 75mm53倍身管的火炮,虽然该炮在1000m距离上穿甲能力已达到近90mm,但火力仍然比不上德军的“豹”式和“虎”式坦克。
坦克参数:车长:5.89m,车宽:2.62m,车高:2.74m,车重:约30t,乘员5人;最大车速:39km/h,最大行程:193km;装甲厚度:13-88mm;武器装备:一门75mmM3火炮,2挺机枪(7.62mm和12.7mm),炮塔中还备1门50.8mm口径的迫击炮。
M4中型坦克在1942年7月开始服役,一共生产了670辆装备75mm火炮的M4和1640辆装备105mm火炮的M4(105)。
该型坦克是浇铸车体,其它的结构、性能与M4基本相同。
二战期间, 一共生产了6200多辆装备75mm火炮的M4A1和3420辆装备76mm火炮的M4A1(76)中型坦克。
M4A1中型坦克在1942年2月开始服役。
该型车结构、性能与M4基本相同,坦克仍装备75mm口径火炮(后期;但车体部份构件已从铸件改为焊接件,且焊接构件的棱角尖锐(与M4和M4A3的明显区别处)。后期的M4A2中型坦克的一个重要改进是其炮塔顶部增加了一个装填手的出入舱门,实战表明:早期的M4中型坦克由于炮塔顶部只有一个车长舱门,当坦克被击中起火时,装填手只能等到车长和炮手逃出后才能出舱,造成逃生时间不足而导致伤亡;增加此舱门后,大大增加了坦克车组人员(特别是装填手)的逃生安全机率。
M4A2中型坦克在1942年4月正式服役。二战期间生产了8050辆装备75mm火炮的M4A2和2900多辆装备76mm火炮的M4A2(76)中型坦克。
该型车坦克为焊接车体,车体各部份分别选取了M4前几个型号的部分结构,前期主炮仍使用75mm口径火炮,但坦克改用了具有500匹马力、结构紧凑的福特GAA汽油发动机,使其最高车速提高到41.6KM/h, 最大行程达到208km。
至1943年9月,一共生产了近4000辆M4A3、4500多辆装备76mm火炮的M4A3(76)W和3000多辆装备了105主炮的M4A3(105)中型坦克。
该型坦克开始服役时间是1942年6月,主要分配给美军自用,是美军M4”谢尔曼“系列坦克中服役时间最长,改进最大,应用最广的主力坦克型号。
该型车坦克为焊接车体,车体前部份由三块钢板拼接,由于坦克采370匹马力30缸汽油发动机,发动机舱加长了接近30cm,因此车体显得较长。坦克的主炮为75mm口径火炮,前期生产的炮塔采用小防盾,但后期则改为大防盾。
至1943年9月,该型坦克一共生产了7490多辆。大部分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给了盟军部队,其中英国接收的数量最多。
该型坦克开始服役时间是1942年7月。
M4A5中型坦克是美国转产加拿大的“公羊”坦克,由美国火车头制造厂下属的加拿大公司按M4图纸生产,并作了一系列改造,1942年2月被美国军械局正式命名为 M4A5。截至1943年夏天一共生产了1800多辆(“公羊”Ⅱ型),该型坦克装备加拿大军队后并未参加实战,多为训练用。注意:图中坦克的火炮为英制40mm2磅炮。
M4A6中型坦克与后期生产的M4A4有很多类同处,只是车体前部从M4A4的三件拼接改变为整个部件铸造,并改用了输出功率为450匹马力的D200A油喷多燃料发动机。 M4A6中型坦克从1943年10月开始投产,至1944年2月只生产了75辆就停产了。后来该批坦克留在美国本土作训练用。
1944初,为了配合美军在西欧的反攻,美国在M4A3的坦克基础上又研制了一款重装甲突击坦克M4A3E2,以支援步兵作战。该型坦克最大特点是装甲厚重,车体正面装甲为102mm,侧面装甲为76mm,炮塔四面装甲厚达152mm,炮盾厚178mm,加装重型装甲后整车重38t,最高车速也降至35km/h;1944年5-7月,已生产的250多辆M4A3E2坦克全部被派往西欧战场,虽然该型坦克仍用75mm火炮,火力不算很强,但其披挂的重装甲却能抵受德军“虎”式坦克炮的攻击,战场表现令美军感到满意。
该款M4A3改进型坦克的悬挂系统采用两组双排转动轮和新型宽履带的HVSS装置,使坦克的机动性、耐用性都有显著提高,也更能适应更差的路况,更为火炮的行进射击提供了稳定的平台(后期生产的M4坦克都改用了HVSS装置)。该型坦克在1944年生产了约500台,也在欧洲战场投入了实战。注意:图中坦克悬挂系统与M4系列其它坦克的不同处。
该坦克可作战斗用,也可作推土或推移障碍物等工作用。
在扫雷的同时,该坦克可以同时开炮射击。图中坦克隶属英军第22龙骑兵团。
M4“谢尔曼”中型坦克首次实战是在1942年的非洲阿拉曼战役中,当年10月,装备250多辆M4A1中型坦克的英军第1装甲师第2装甲旅前锋部队与德军第15装甲师的3号和4号坦克相遇,战斗中互有损伤,但在整个战役中, M4“谢尔曼”凭着75mm火炮准确快速的射击取得了相对优势,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迫使德军败退至突尼斯。而美军的谢尔曼坦克首次实战也是在非洲战场,在1943年2月,装备M4A1中型坦克的美军第1装甲师的1个坦克营,在“春风”行动的进军中遭德军埋伏,被击毁了44辆谢尔曼坦克;后美军调集了58辆谢尔曼坦克进行反攻,解救了被围困的美军,但也损失了包括谢尔曼坦克在内的各型坦克98辆。
盟军在法国诺曼第登陆后,盟军装备了76mm火炮的M4A2、M4A3、M4A4等中型坦克在德军的“豹”式和“虎”式坦克面前仍是一筹莫展,但多次交锋和严重战损使盟军坦克手积累了经验,通过迂回战术与瞄准对手装甲薄弱处给予攻击,并通过用沙袋、木桩围蔽坦克车体来加强防护,也取得了一定的对抗能力,后美军得到了改装了105mm的M4系列坦克和安装了重型装甲的M4A3E2及E8坦克,火力和防护得到大大加强,再加上此时盟军已源源不断地得到大量M4系列坦克的补充,在数量上完全压倒了德军的坦克,由此在欧洲战场上盟军已占尽优势。
1943年底开始,苏军也从美国手中接收了数千辆M4A2中型坦克,从1944对德军的反攻的开始至1945年攻克德国首都柏林,在二年的战斗中,这些坦克也为苏军创下了不少战绩。
而在东南亚战场上,美军、英军与中国远征军也用M4A3、M4A4中型坦克与日军作战,日军的“97改”坦克根本就不是M4的对手,1945年3月的缅甸战场,在进攻曼德勒战斗中,M4A4中型坦克几乎全歼日军在缅甸唯一的第14战车联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