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快速坦克

综述:

BT快速坦克在1932年就已经开始研制,有BT-1、2、3、4、5、7、8、IS等几种型号,BT-1与BT2都研制于1931年,BT1只制造了几辆,主要作该型坦克的基础设计研究;BT2是BT1的改进版,在1932年进入现役(至1941年在苏军装甲部队仍有一些存在);后进一步改型为BT3,用实心轮替代了条辐轮,用45mm火炮替代了37mm火炮,但也只生产了少量,其中大部分改为架桥车和喷火坦克;BT4则将炮塔改为双机枪,但很快被BT5替代,BT5正式出现在1935年,它是在前几型坦克的基础上产生的,这种坦克采用了航空发动机和整体焊接技术,在较差的路况下能保持较快的速度,所装配45mm火炮的火力也较强;BT-7是BT-5的发展,它的装甲更厚,动力更强,油料和弹药储存量更大,炮塔后部还装了一挺机枪,是苏联卫国战争前苏军的主力坦克。后继续产生了BT-7M、BT-8及BT-IS等型号坦克,这几款都属于向T-34中型坦克过渡的型号。其中BT-8在1939年至1940年间生产了大约700辆。

据不完全统计,BT系列坦克约生产了7000多辆,但其中重点生产的只有BT-5和BT-7两种型号。这二型坦克都采用了大功率的汽油发动机,最大车速在65km/h以上,因此快速的机动性较突出。BT-5和BT-7坦克在苏联卫国战争初期都参加了战斗,但很快就因为火力与装甲防护不足,在1942年就基本全部被淘汰出战场。

系列型号

BT-2快速坦克
1932年,隶属苏军第5机械化旅的一辆BT-2快速坦克。
1935年,苏军一辆不明单位的BT-2快速坦克。
BT-2快速坦克

性能参数(仅供参考):

车长:5.49m,车宽:2.33m,高2.21m,车重:9.25t;乘员3人;

最大车速:65km/h(若用车轮行驶可达112km/h),最大行程:约200km;

装甲厚度:6-13mm;

武器配备:1门37mm火炮,1挺7.62mm机枪。

BT-2是BT系列较早生产的型号,它于1932年开始进入现役,直到1941年仍在苏军中服役。

BT-5快速坦克
1941-1942年冬季,东线苏联列宁格勒地区,隶属苏军123装甲旅的一辆BT-5快速坦克。
1941年秋季,东线苏联战场,隶属苏军109机械化师的一辆BT-5快速坦克。
1941年,东线苏联战场,隶属苏军第45机械化军的一辆BT-5快速坦克。
注意:该坦克改用车轮行驶,其最高速度可达112km/h。
BT-5快速坦克

性能参数(仅供参考):

车长:约5.49m,车宽:2.33m,车高:2.21m,车重:11.5t;乘员3人;

最大车速:65km/h(若用车轮行驶可达112km/h),最大行程约200km;

装甲厚度:6-13mm;

武器配备:1门45mm火炮,1挺7.62mm机枪。

BT-5是BT系列第一种重点生产的型号,它经常出现在战前的阅兵式上。(有资料说该型坦克曾生产了数千辆)

外形特点:
  1. 悬挂装置内是4个大口径的负重轮。
  2. 炮塔为圆形。
BT-7快速坦克
BT-7A快速坦克
1940年2月,芬兰卡累利赫峡谷,隶属苏军第1轻坦克旅的一辆BT-7快速坦克。坦克上标志“为了斯大林”。
1941年7月,东线苏联战场,隶属苏军第8机械化军第12装甲师第24坦克团的一辆BT-7快速坦克。
1941年7月,东线苏联战场,苏军一辆不明单位的BT-7A快速坦克。
BT-7快速坦克

性能参数(仅供参考):

车长:约5.66m,车宽:2.29m,车高:2.42m,车重:13.9t;乘员3人;

最大车速:72km/h; 最大行程:430km;

装甲厚度:6-22mm;

武器:1门45mm火炮,2挺7.62mm机枪(一挺装在炮塔后)。

外形特点:
  1. 1.悬挂机构与BT-5基本相同。
  2. 炮塔后部有一挺机枪。
  3. BT-7A的炮塔较大,火炮为大口径短筒炮。

BT-7是BT系列坦克另一种重点生产型号,1935年开始量产,它采用了新型的发动机和炮塔,并加大了装甲钢板的倾钭度,整体性能比BT-5有明显加强。

战场上的BT快速坦克

在BT系列中,除了BT-2型坦克在41年尚有少量存在外,真正参加了实战的是BT-5及后来型号的坦克,在西班牙内战中,有50辆BT-5坦克参与了战斗,此后BT-5又参加了1934-1935年苏联远东地区对日军的战斗;后来又与BT-7一起作为主力坦克参加了苏军入侵芬兰和入侵波兰东部的行动。1941年德军入侵苏联,这些坦克又与德军进行了殊死的对抗,但由于此时这些坦克已然落后,不到一年就损失惨重,于1942年被逐步淘汰。有意思的是,在德国“巴巴罗萨”行动中,德军曾用缴获的大量BT坦克参加了入侵苏联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