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SU-122炮车是一种采用T-34中型坦克的底盘,安装一门122mm榴弹炮的自行反坦克炮。在战场上,其强大的122mm榴弹炮常用作对堡垒、步兵阵地和轻装甲车辆的攻击,因此一些资料会称该炮车为突击炮车(或自行榴弹炮车);但该炮车在1942年研发时,是作为机动的反坦克武器而设计的,其装备的122mm榴弹炮采用高爆反坦克弹时,理论上可以击穿200mm厚装甲,在近距离,高爆反坦克弹若直接命中德军的虎式坦克,甚至可将其炮塔掀翻,因此在战场上,苏军常用此炮车与德军坦克对抗,所以也称此型炮车为反坦克炮车。SU-122反坦克炮车在1942年底定型并开始生产,至1944年一共生产了1150辆。
1942年至1943年,随着德军“虎”式与“豹”式重型坦克陆续投入战场,苏军的SU-122已是无法对抗,苏军迫切需要更有威力的反坦克武器来扭转战场形势,1943年5月,苏军对SU-122进行了改进,在T-34坦克底盘上换装了重型的85mm防空高炮,成为SU-85反坦克炮车。SU-85反坦克炮车的85mm防空高炮威力强大,炮弹穿甲能力强,能在远距离杀伤目标,对德军的坦克(包括重型坦克)有极大威胁。1943年9月,苏军在第聂伯河反击战斗中首次使用了SU-85,其强大的攻击力和良好的机动性能受到苏军的欢迎;1944年,苏军的1021反坦克自行火炮团就用SU-85摧毁了100多辆德军坦克。1943-1944年,SU-85反坦克炮车一共生产了2050辆。
从1944年开始,苏联就将SU-85的生产转向了SU-100,这两者的结构基本是一样的,只是SU-100改装了一门原来用于海军的100mm口径的长筒高速火炮,这种火炮射速为每分钟5~6发,它发射的穿甲弹可以在2000m这样远的距离上击穿125mm厚的坦克装甲,而在1000m距离上几乎能将德军的各型坦克击毁。考虑是远距离与坦克作战的武器,SU-100反坦克炮车没有配备机枪,但前装甲从45mm增至75mm,防护有所增强。该车作战舱的炮弹基数只有34发,常常不够战斗使用,故时有在车体后部存储更多的炮弹,加上该车的燃料箱是放在车体外部,从而使炮车在战斗中的危险性大大增加。SU-100反坦克炮车在1944年至1945年共生产了2335辆,从1944年12月开始装备苏军的自行装甲旅、团(一个旅装备65辆;每个团配备4组,每组5辆)。
ZiS-30是苏联在1941年开始生产的自行反坦克炮车,它是在苏联的“共青团员”卡车上直接安上一门57mm的ZiS-2反坦克炮而成。炮车的火炮有一块不大的防盾作前方防护;炮车后安装了一对可伸缩的助锄,以保证火炮发射时的稳定性。ZiS-30反坦克炮车看似简陋,但在苏德战争初期却起了重要的作用,其安装的反坦克炮可在500m距离上击穿90~140mm厚无倾角的装甲钢板,这在当时的战场上,完全可对付德军的坦克及其它装甲车辆。但该炮车的火炮战斗室侧后部无任何防护,车体装甲也非常薄弱,因此在战场上生存率极低,在二战初期战况激烈的苏德战场上,特别是保卫苏联首都莫斯科的战役中,为抵抗进击的大量德军坦克,绝大部分的ZiS-30反坦克炮车基本上都在战斗中损毁了。ZiS-30反坦克炮车在1941~1942年间,一共生产了约500辆,主要装备给苏军坦克旅的反坦克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