Ⅴ号黑豹坦克

综述:

Ⅴ号(黑豹)坦克属重型坦克,它从1942年11月开始生产,首批生产的型号是D型,随后继续有改进后的A、G型(1944年并已着手研制豹式和豹式Ⅱ型,但因当时战争已进入德本土,生产已呈混乱状态,因此尽管样车已研制出来,但最终也未能量产)。Ⅴ号(黑豹)坦克一共生产了近6000辆,由于其有坚固的前装甲和火力强大的坦克炮,其优越的防护和作战性能受到德军的赞扬(苏军在库尔斯克战役后用缴获的一些豹式坦克进行测试,用一门7.62mm的T-34坦克炮在100m距离外对准豹式坦克的前装甲射击,射出的30发穿甲弹仅有一发能击穿其正面装甲;而豹式坦克的火炮却可以在1200-1500mm距离从正面击毁T-34坦克)。但该车由于太重所产生的机械故障和车侧装甲太薄等问题,故也一度影响了它作战能力的发挥。

系列型号

外形特点:
  1. 悬挂系统内使用重迭式负重轮。
  2. 车体两侧安装了整块的装甲钢板。
  3. 烟雾发生器安装在炮塔顶部两侧。
Ⅴ号(黑豹)D型坦克(Sd.Kfz.171 Pz.Kpfw.V Ausf.D Panther)

该型车在1942年11月开始生产,至1943年9月 一共生产了860多辆。

D型车身长8.86m, 车宽3.4m, 车高2.95m, 车重43t;装甲厚度16-100mm;发动机230马力,最大车速46km/h, 最大行程200km; 主要武器为一门75mm KW.K L/70坦克炮,2挺7.92mm MG34机枪,乘员5人。

初期生产的D型车由于履带、悬挂系统和动力系统都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在初期战争中,抛锚率十分高。

外形特点:
  1. 取消了炮塔顶部两侧的烟雾发生器,改在炮塔顶部安装一个短管的榴弹发射器,可发射榴弹和烟雾弹。
  2. 车体正面还保留观察窗,但有些坦克的机枪孔已换成球形机枪座。
Ⅴ号(黑豹)A型坦克(Sd.Kfz.171 Pz.Kpfw.V Ausf.A Panther)

该型车于1943年8月开始生产,总生产量接近1800辆。

A型车除车重(44.8t)和正面装甲厚度(110mm)略有增加外,其余都与D型车基本相同。开始的A型坦克都涂有防磁的水泥涂层,以防磁性地雷或磁性手雷的攻击(不过在1944年后期取消了),它针对D型车在战斗中发现的弱点对动力系统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它的可靠性;它还加强了武器装备,增加了一挺高射机枪,当受到空中威胁时,可操纵对空机枪实施空中防卫。中后期生产的坦克还将机枪孔改装为新式的球形机枪座。

外形特点:
  1. 车体前部的观察孔已取消,用驾驶舱顶部的可旋转潜望镜替代。
  2. 车体前部的机枪座为球形机枪座。
Ⅴ号(黑豹)G型坦克(Sd.Kfz.171 Pz.Kpfw.V Ausf.G Panther)

该型车生产于1944年3月至1945年4月,一共生产了3740辆。是二战末期产量最大的坦克。

G型坦克主要在装甲上进行了加强,它的正面装甲的倾斜度更大,车体两侧的装甲钢板厚度从40mm增加至50mm。炮弹的数量也从79发增加至82发。该型坦克已全部安装了球形机枪座和更先进的瞄准器。

Ⅴ号(黑豹)F型坦克(Sd.Kfz.171 Pz.Kpfw.V Ausf. F Panther)

这是黑豹系列坦克的最终型号,特点是炮塔更窄,装甲更厚,1945年1月该车正式定型,但在准备量产时,德国已战败投降。

Ⅴ号(黑豹)Ⅱ型坦克( Pz.Kpfw. Panther Ⅱ)

设计思想是要将黑豹坦克升级,在豹Ⅰ动力系统基础上,让部分配件与虎Ⅱ部件通用,并加强装甲与武器火力,但到1945年德国战败时,只完成了2辆原型车,二战结束后此车被运到美国的坦克博物馆里(见图:刚抵达时,此车还可开动,但由于专用的窄型炮塔已损坏,只能用黑豹G型坦克的炮塔替代)。

Ⅴ号豹式指挥坦克(Sd.Kfz.267和268 Bef.Pzwg.Panther)

这是在D、A或G型坦克上安装上无线收发器和天线后,作为指挥车使用的坦克。267和268只是所安装的无线收发器有型号不同。

Ⅴ号豹式维修坦克(Sd.Kfz.179 Bergepanzer.Panther)

这是为了解决战损的重型坦克的维修和回收问题所生产,它拆除了豹式坦克的炮塔,在车体上安装 了40t的绞盘和1.5t的起重机,并在车后加装了一个大铲;车上有支撑架安放一挺机枪。此型维修坦克从1943年6月开始生产,至1945年3月共生产了350多辆,其中在D型基础上改装12辆,A型基础上改装了232辆,G型基础上改装了107辆。这种维修车在战损坦克的维修和回收中发挥了极大作用,在每个黑豹坦克营中都会配备2辆(但也难以满足战场要求)。

战场上的Ⅴ号(黑豹)坦克

1943年7月,在苏联的库尔斯克Ⅴ号(黑豹)坦克首次参加了战斗,但由于初期生产的D型坦克的机械问题,参加战斗测试的200辆黑豹坦克(隶属第10装甲旅)第一天就有100多辆因抛锚退出了战场,9天后只剩下40多辆仍能参加战斗;但后来随着坦克的不断改进,黑豹坦克在东线、意大利、西欧和北欧的战斗中,因其前装甲的坚固和火炮的强大威力,战绩突出,受到德军的赞扬,一直到二战结束,它与虎式坦克一起,成为德军对抗对方重型坦克的主力装备。

在诺曼第战役中,参战的黑豹A型坦克在反击中对盟军造成很大威胁,美军甚至认为:要有效对抗一辆黑豹坦克,美军必须要投入5辆M坦克进行攻击。在与Ⅳ号坦克协同作战时,黑豹坦克会作装甲编队的侧翼保护用;到了1945年,在意大利防线和柏林战役中,德军还利用黑豹坦克的炮塔修建防御炮台(混凝土工事),用威力强大的坦克炮抗击对方装甲部队的进攻。